学院动态

新闻动态

太白讲坛61-62期:文学院举办中文学科建设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5-05-09 14:46:11  浏览:

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文学院于5月8日开展了专业核心素养系列讲座。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方一新、王云路教授应邀担任主讲嘉宾,蒋宗许教授主持讲座,文学院200余名师生聆听讲座。

方一新教授主讲题目为“论译经与中土作品语言的相互影响——以‘长物’等词语为例”。他在讲座中巧妙地引用了多部古籍,详尽地阐释了“长物”一词释义的丰富性,并逐一追溯了各种释义的出处。通过对“长物”一词释义演变过程的深入剖析,进一步揭示了译经与中土作品在语言上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这一独到的见解,不仅让同学们对“长物”一词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刻,而且在无形中拓展了大家对学术研究的认知边界。随着方教授的不断讲解,同学们的思维和视野得到了拓展与提升,对学术探索的热情与兴趣也被进一步点燃。

王云路教授以“穿越时空的汉字故事——从古语到今语的演变之旅”为题,将艰深的古文字与日常鲜活的人类活动相结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盛宴。讲座中,王教授以“堯”字为例,讲述以“堯”为声符的汉字,都具有“高”这一特征,并以此总结出“核心义”这一重要概念,让在座的老师和同学深受启发。

讲座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交流互动,对于两位教授提出的问题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

两位名家的讲座均从细小问题入手,紧紧围绕经典原典展开,逻辑严谨,条理分明,于海量材料中找寻规律,破立结合,由浅入深引领听众步入知识的殿堂,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语言学、探索语言文字奥秘的浓厚兴趣,在场师生均深感获益良多。

人物链接

方一新,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汉语言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主任。兼任国家社科基金会评组专家,中国语言学会历史语言学分会副会长,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出版《中古汉语语词例释》《训诂学概论》《中古近代汉语词汇学》《东汉疑伪佛经的语言学考辨研究》等著作,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浙江省哲社成果一、二等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专著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王云路,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第八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从事汉语词汇与语义演变研究,著有《中古汉语语词例释》(合著)《中古汉语词汇史》《汉语词汇核心义研究》《中古诗歌语言研究》等。现任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中国语文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学位委员会主任,《汉语史学报》主编、《中国训诂学报》主编,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等。

(图/文:党政办 一审一校:周华  二审二校:沈曙东 三审三校: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