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新闻动态

太白讲坛59期:日本《明治宪法》出台的思想动因及其实践困境

发布时间:2024-11-21 09:07:30  浏览:


11月15日,太白讲坛第58期在厚德楼246成功举办。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博士生导师许晓光教授应邀为学院200余名师生带来题为“日本《明治宪法》出台的思想动因及其实践困境”的学术报告。

许晓光在讲座中指出,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叩开日本国门,明治维新运动随之兴起,日本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发生巨变,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自由民权运动高涨,为《明治宪法》的出台奠定了基础。当时不同社会集团对宪法的看法分歧巨大,保守派企图借宪法保天皇专制,新兴资产阶级和民权运动者则极力争取民主权利,多方激烈论争与利益博弈后,《明治宪法》最终问世。

许晓光阐释到,明治宪法在实践中陷入诸多困境。其条款是各阶层利益妥协的产物,既赋予公民一定权利,又保留天皇大权,封建残余浓厚。这种二元结构造成政府决策低效、社会矛盾激化,而其中的军国主义条款更是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提供了温床,给日本及亚洲邻国带来沉重灾难。

大厅里站着许多人描述已自动生成

在互动环节,学生积极提问,围绕日本宪法对其现代化影响、与他国宪法比较等问题与许教授展开热烈交流,许教授的耐心解答让师生们深刻领略其渊博学识与严谨治学态度。

许晓光教授在日本历史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其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深刻的学术见解为本次讲座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确保了讲座的高质量和高水准。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学术盛宴,更是文学与历史学院在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探索,对推动学院的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历史系 图:田博文 文:彭梓韩刘华英陈波 一审一校:罗建军二审二校:曾亚英三审三校:杨观)

相关链接:

许晓光,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世界史学科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研究员。曾先后兼任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理事,世界中世纪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外关系史研究会理事,中华日本学会理事,中国日本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兼近代史专业委员会会长。曾独立承担国家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2项,省级和厅级项目9项。独立撰写著作5部,主编2部。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民族研究》《光明日报》《史学月刊》等刊物发表文章80余篇。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转载或摘要刊登,曾位列全国高校人文社科学者2006--2018年发表论文排行榜世界史一级学科全国第11名(日本史全国第2名)。